菌落总数检测机构
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(如需氧情况、营养条件、pH、培养温度和时间等)每克(每毫升)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。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,菌落总数是指在需氧情况下,37℃培养48小时,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。由于厌氧或微需氧菌、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,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,故难以繁殖生长。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,而是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,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,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。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。下面就将对菌落总数的检测进行详细介绍。
关于菌落总数,可对其提供杂菌数、需氧菌数、菌落总数等检测项目。
同时可对细菌、食品、空气、霉菌、奶粉、茶叶、水质、饮品等进行菌落总数的检测。
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:平皿法、薄膜过滤法和最可能数法(MPN法)。其中,平皿法又可分为倾注平皿法和涂布平皿法。这些方法各有适用范围和操作特点,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样品的类型、预期的污染度以及检测的精确度要求。
1、平皿法
适用于污染度较高的样品,通过将样品均匀涂布或倾注在平板上,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计数菌落。
2、薄膜过滤法
适用于液体样品,特别是污染度一般的样品,通过将样品通过薄膜过滤后培养计数。
3、MPN法
适用于微生物计数时精确度较差的情况,如某些微生物污染度很小的样品,通过统计最可能数的菌落来估计样品中的菌落总数。
在实际应用中,根据样品的污染度情况选择合适的菌落总数测试操作方法。
菌落总数的检测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:
1、样品制备与稀释
首先,需要对样品进行均质处理,以使样品中的微生物均匀分布。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性质,选择合适的稀释液(如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)进行稀释,以获得适宜的菌落计数范围。
2、倒平板
将稀释后的样品液与琼脂培养基混合,并倾注到培养皿中,使培养基凝固。
3、培养
将凝固后的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,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(通常为48小时),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。
4、菌落计数
培养结束后,观察并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。选取菌落数在30CFU到300CFU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,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,大于300CFU的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。
5、计算菌落总数
根据稀释倍数和每个平板的菌落数,计算每克(或每毫升)原始样品中的菌落总数。
此外,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操作规范,如使用无菌操作、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温度、以及正确的计数方法等,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。
1、DB15/T 1850-2020 动物垫料中菌落总数检测
2、GB/T 12661-2008 纸和纸板菌落总数的测定
3、SN/T 0168-2015 进出口食品中菌落总数计数方法
4、SN/T 1749-2006 鲜乳中菌落总数快速测定阻抗法
5、DB34/T 3993-2021 生鲜乳中菌落总数控制技术规程
6、NY/T 4052-2021 生牛乳菌落总数控制技术规范
7、DB32/T 3395-2018 鸡孵化厂菌落总数检测与评判
8、T/TDSTIA 013-2019 生乳中菌落总数控制技术规范
9、DIN 54379:1992-04 纸和纸板测试;菌落总数的测定
10、DB44/T 1163-2013 水中菌落总数复合酶底物检测方法
11、T/GXAIA 001-2023 鲜米粉中菌落总数的快速计数法
12、GB/T 4789.2-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.菌落总数测定
13、SN/T 4544.2-2022 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 方法二
14、T/HBFIA 0031-2022 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显色平板计数法
15、T/CGCC 58-2021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快速测定 测试片法
16、T/SSFS 0008-2023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快速测定 测试片法
17、SN/T 1897-2007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Petrifilm TM 测试片法
18、T/JAASS 46-2022 用于菌落总数测定的禽胴体淋洗处理操作规程
19、DB61/T 1001.2-2015 保健用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第2部分:菌落总数测定
20、DB22/T 394.1-2017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1部分:菌落总数测定
21、GB 4789.2-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
22、SN/T 4656.5-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 第5部分:菌落总数
总之,通过菌落总数的检测,可以用来判断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,从而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。同时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,食品中细菌总数越多,表明该食品受污染程度越重,腐败变质的可能性越大。此外,菌落总数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、预防食源性疾病、促进食品卫生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。